小香蕉av在线_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高清动漫_小草影院一区二区_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9999精品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影视久久影院 _永久免费在线国产视频_亚洲av卡通动漫在线

【溯源甘肅】何為“五涼”
  • 時間:2023-02-02
  • 點擊:934
  • 來源:甘肅日報

現(xiàn)藏于甘肅省博物館的十六國文物潘岳書札殘頁

天梯山石窟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

  甘肅日報特約撰稿人 黎樹科

  西晉末年,先后發(fā)生了“八王之亂”“永嘉之亂”,中原內(nèi)亂外禍迭至,北方匈奴、鮮卑、羯、氐、羌等民族乘機崛起,起兵反晉,西晉滅亡。此后,中國北方各民族上層分子和漢族人士乘機紛紛立國,陸續(xù)出現(xiàn)了十六個區(qū)域性政權,史稱十六國。

  這一時期,在河西走廊及青海、內(nèi)蒙古等部分地區(qū),先后出現(xiàn)了五個以“涼”為國號的政權,即:漢族張氏建立的前涼(301-376年,公元紀年,下同),氐族呂氏建立的后涼(386-401年),鮮卑族禿發(fā)氏建立的南涼(397-414年),漢族李氏建立的西涼(400-421年),匈奴族盧水胡沮渠氏建立的北涼(397-439年),史稱“五涼”。

現(xiàn)藏于甘肅省博物館的前涼文物青白玉臥羊

  前涼:文治武功

  永寧元年(301年),“才堪御遠”的西晉散騎常侍、安定烏氏(今平?jīng)鰶艽ǎ┤藦堒壱浴皶x室多難,陰圖保據(jù)河西,追竇融故事”,出任護羌校尉、涼州刺史,拉開了五涼政權經(jīng)營河西的序幕。

  張軌到?jīng)鲋莺螅麛喑霰较Ⅴr卑反叛,“遂威著西州,化行河右”。隨后,他著意恢復河西社會秩序,“拔賢才”,依靠河西著姓,以“宋配、陰充、汜瑗、陰澹為股肱謀主”;尊崇儒學,振興文教。河西也因此出現(xiàn)了社會安定、經(jīng)濟繁榮的局面,成為當時中國北方唯一安定的地區(qū)?!疤煜路絹y,避難之國,唯涼土爾”,“中州避難者日月相繼”,張軌“上表請合秦雍流移人于姑臧(今武威)西北置武興郡”“又分西平界置晉興郡”進行妥善安置?!氨茈y者”不僅帶來中原地區(qū)先進的生產(chǎn)技術,推進了河西地區(qū)開發(fā),而且江瓊、程駿、杜驥等中原學者及家族子弟均得以傾身接納,量才擢用,為中原文化的傳承、河西文化的繁榮作出了貢獻。因此,也有了“永嘉之亂,中州之人避地河西,張氏禮而用之,子孫相承,衣冠不墜,故涼州號為多士”的贊譽。

  314年,張軌卒,世子張寔繼位。320年,張寔被部下閻沙所殺,弟張茂繼位。324年,張茂死,張駿繼任?!盀橘O厥之資, 萬世之業(yè)”, 在張軌曾“大城姑臧”、張茂“復大城姑臧”的基礎上修筑新宮城, 將姑臧建成“擬于王者”的都城,成為河西政治中心,其“宮北市南”的都城營建格局深刻影響了以后北魏洛陽、隋唐長安城的布局。

  張駿輕刑納諫,“親耕籍田”,推行“治石田”,置農(nóng)戰(zhàn)并舉、邊佃邊守的“五屯護軍”,實行輕徭薄賦、賑災救貧,設“市長”專司貿(mào)易,前涼出現(xiàn)了“境內(nèi)漸平”“刑輕國富”“民富兵強”的局面。他也因“歷操改節(jié),勤修庶政,總御文武,咸得其用,遠近嘉誦”被稱為“積賢君”。其子重華即位后,“輕賦斂,除關稅,省園囿,以恤貧窮”,發(fā)展社會生產(chǎn);擢用賢良,“兼資文武,明識兵略”的新秀謝艾被“委以專征”。張駿、張重華父子統(tǒng)治時期,前涼達到鼎盛時期。

  張重華后期“自以連破勍敵,頗怠政事”,注情于棋弈,繾綣于小臣,失去了“將相遠大之謀”,以至“親臣不言,朝吏杜口”,前涼從此政治混亂,內(nèi)訌迭相發(fā)生。重華之子耀靈嗣位不久,其伯父張祚(張駿庶長子)害主篡位,“僭稱帝位”,改元和平,正式拋離擁晉旗號,成為前涼唯一行帝王之禮和改元建號的統(tǒng)治者。張祚“淫暴不道”和倒行逆施,招致前涼朝臣不滿,在其稱帝后第二年便被殺,耀靈弟玄靚即位,玄靚被叔父張?zhí)戾a所廢,前涼統(tǒng)治內(nèi)部相繼發(fā)生內(nèi)訌,致使敗亡之勢不可逆轉(zhuǎn)。376年,前秦苻堅發(fā)兵前涼,張?zhí)戾a兵敗出降,前涼滅亡。張?zhí)戾a被苻堅帶至長安,賜號歸義侯,淝水之戰(zhàn)后到建康病死于此。

  前涼“自軌為涼州,至天錫,凡九世,七十六年矣?!逼渚秤驈娛r“南逾河煌,東至秦隴,西包蔥嶺,北暨居延”。

  后涼:外戰(zhàn)內(nèi)訌

  為強化對西域控攝,苻堅“以伐西域之不服者”,決定派大將呂光率軍西征西域。

  呂光,略陽(今甘肅秦安)氐族人,為前秦太尉呂婆樓之子。經(jīng)王猛推薦入仕,屢次為前秦靖難并建奇功,顯名于朝,深得苻堅信任。苻堅平定山東后,授呂光使持節(jié)、都督西討諸軍事,“以討西域”。呂光征西域,迎請高僧鳩摩羅什也是其目的之一。383年,呂光率兵從長安出發(fā),經(jīng)河西,到高昌,挺進流沙,降服焉耆,擊敗龜茲及獪胡、溫宿、尉頭等西域諸國聯(lián)兵。385年,呂光放棄羈留西域念頭,攜鳩摩羅什,載“駝二萬余頭致外國珍寶及奇伎異戲、殊禽怪獸千有余品,駿馬萬余匹”返旆東歸。東歸途中,得知淝水之戰(zhàn)“苻堅喪敗”,采納大將杜進“宜在速進”建議,擊潰“拒光于酒泉”的前秦涼州刺史梁熙派兵阻截,使酒泉一帶“四山胡夷皆來款附”。武威太守、氐人彭濟倒戈“執(zhí)(梁)熙以降”。385年九月,呂光進入姑臧,殺梁熙。當呂光聽說苻堅被姚萇所害,便“進位元臺”,自稱使持節(jié)、侍中、中外大都督、督隴右河西諸軍事、大將軍、鄰護匈奴中郎將、涼州牧、酒泉公,奉苻丕太安年號。389年二月,呂光在姑臧“僭即三河王位于南郊,置官司”,改元麟嘉;396年,三河王呂光即天王位,國號大涼,改元龍飛,史稱后涼。

  呂光在位期間,統(tǒng)治很不穩(wěn)定,內(nèi)亂外戰(zhàn)不斷,生產(chǎn)嚴重破壞,文化衰敝,政權漸趨崩潰。397年,西征西秦兵敗后,河西鮮卑禿發(fā)烏孤在湟水、沮渠蒙遜在臨松、段業(yè)在建康(高臺駱駝城)起兵反涼,后涼政權危機四伏。

  399年,呂光死后,呂氏諸子爭位,骨肉相殘,內(nèi)訌不斷。與此同時,沮渠蒙遜殺段業(yè)自稱涼州牧、張掖公,禿發(fā)利鹿孤自稱河西王,東西呼應攻擊北涼,而后涼卻“兄弟相攻,政綱不立,競為威虐,百姓饑饉,死者過半?!?span>403年,后秦派兵攻取北涼,呂隆降秦,后涼亡國。

  后涼自呂光385年入姑臧稱涼州刺史,至403年呂降降前秦,歷四主,存18年。其境域在呂光初據(jù)姑臧時,“前涼舊壤,宛然如昨也。”到滅亡時,僅存姑臧、蒼松(今甘肅古浪縣西)、番禾(今甘肅永昌縣西)等地。

  南涼:窮兵黷武

  南涼,是河西鮮卑禿發(fā)部首領禿發(fā)烏孤不滿北涼殘暴統(tǒng)治起兵反抗,起先在湟水流域建立的政權。

  禿發(fā)部為活動于河西地區(qū)鮮卑的一支。呂光即天王位后,烏孤因呂光“諸子貪淫,三甥肆暴,郡縣土崩,下無生賴”,拒受其“不義之爵”,決定脫離北涼控制。397年,烏孤自稱大都督、大將軍、大單于、西平王,年號太初。后治兵廣武、攻克金城(今蘭州西);乘段業(yè)與沮渠蒙遜在張掖起兵反抗北涼、北涼姑臧郭黁之變,攻克西平(今西寧)、樂都(今青海樂都)、湟河(今青?;。?、澆河(今青海貴德),令“嶺南羌胡數(shù)萬落皆附之”。后改稱武威王,徙治樂都,仿漢制,設臺省,置郡縣,分官授職,楊軌、金石生、陰訓、史暠、梁昶、金樹等名重當時的四夷豪族、河西名望、中州才令、秦雍世門“皆居顯位,外宰郡縣,官方授才,咸得其所”,南涼政權正式建立,確定了結好西秦、北涼,打擊后涼,“坐定姑臧”國策,但還未實施烏孤因酒醉墜馬而死,其弟利鹿孤繼位。

  利鹿孤即武威王后,改元建和,遷都西平。他采用善變的策略,使南涼小國游刃于諸國之間,并得以發(fā)展。402年,利鹿孤病死,傳位其弟禿發(fā)傉檀。

  禿發(fā)傉檀襲位后,改元弘昌,稱涼王,遷都樂都,并“大城樂都”。適時,河西已形成南涼與后涼、西涼、北涼并立局面,且后秦兵伐北涼,西秦從東面威脅南涼,南涼與北涼圍繞角逐姑臧屢屢出兵相擊。為實現(xiàn)“坐定姑臧”目標,禿發(fā)傉檀積極投入爭奪河西的戰(zhàn)爭。即位后,禿發(fā)傉檀接受后秦封號;后涼亡國后,即去年號,罷尚書丞郎官,大舉進攻北涼,并向后秦“獻馬三千,羊三萬只”以示忠心,“秦王興以為忠,以傉檀為都督河右諸軍事、車騎大將軍、涼州刺史,鎮(zhèn)姑臧”。得姑臧后不久便遷都姑臧。410年,在窮泉(今張掖東)被北涼擊敗,5萬騎兵喪失殆盡,傉檀單騎逃回姑臧。傉檀“畏蒙遜之逼,且懼嶺南為奇鎮(zhèn)所據(jù),乃遷于樂都,留大司農(nóng)成公緒守姑臧”。411年,沮渠蒙遜攻入姑臧。414年,西秦乘禿發(fā)傉檀西征西海以西乙弗部,大舉進攻南涼并攻破樂都,禿發(fā)傉檀被迫投降西秦,南涼滅亡。對此,史家評論說:“傉檀自據(jù)姑臧之后,與四鄰交兵,所遇輒敗,不惟失姑臧,亦不能保樂都矣?!?/span>

  南涼自397年禿發(fā)烏孤稱西平王,至414年禿發(fā)傉檀降于西秦,歷三主,存18年。其境域強盛時,包括今天蘭州以西,永昌以東,騰格里沙漠以南,青海以南同仁一帶,東南到今青海循化,西南到青海湖東北。

  西涼:勵精圖治

  400年,北涼敦煌太守、漢族人李暠割據(jù)敦煌,自稱涼公,建立西涼。

  李暠,字玄盛,隴西狄道人,祖上累世為官,“世為西州右姓”且“著功秦隴,殊寵之隆”,使其在河隴享有很高聲望。

  397年,后涼建康太守段業(yè)在沮渠蒙遜等人推舉下,起兵反呂,自稱涼州牧,是為北涼。李暠響應段業(yè),被拜為效谷(今敦煌西)令,因“溫毅有惠政”,被敦煌護軍郭謙、沙州治中索仙等推為敦煌太守,在張邈、宋繇等敦煌大族的支持下逐殺索嗣。段業(yè)遣使“分敦煌之涼興、烏澤、晉昌之宜禾三縣為涼興郡,進玄盛持節(jié)、都督?jīng)雠d以西諸軍事、鎮(zhèn)西將軍,領護西夷校尉?!?span>400年,北涼晉昌(今瓜州境內(nèi))太守唐瑤反叛,傳檄張掖以西六郡,“推玄盛為大都督、大將軍、涼公、領秦涼二州牧、護羌校尉”,李暠“乃赦其境內(nèi),建年為庚子”,設官分職,建立西涼,都敦煌。

  立國后,面對地廣人稀,時遭強鄰北涼侵擾,李暠依靠敦煌大族和河隴著姓“招懷東夏”,以“緯世之量”,東取涼興,西下玉門以西諸城,居有高昌;北涼“酒泉、涼寧郡叛降李玄盛”,東擴至張掖弱水。405年,李暠遷都酒泉。而“蒙遜每年侵寇不止”,李暠率兵略地建康,出兵安彌(今酒泉東)大敗北涼;北涼擊敗南涼后蒙遜出兵西涼,敗李暠子李歆于馬廟,擒其將朱元虎。李暠以銀二千斤、金二千兩贖元虎,并與蒙遜結好。后蒙遜背盟攻西涼被李歆所敗,俘獲其將沮渠百年。遣使東晉,奉朔稱臣,表明其“依竇融故事”“冀杖寵靈,全制一方”的志向。通好南涼“遣使好聘,贈以方物”,結好西北鄯善、柔然等族以穩(wěn)固后方。李暠權衡利弊,“深慎兵戰(zhàn),保境寧民,俟時而動”,為西涼政權贏得了穩(wěn)定的社會局面。

  李暠對文化的重視,使西涼成為十六國時期文化極為突出的政權,它不僅保留了中原傳統(tǒng)儒家文化,而且造就了劉昞等一批著名學者。這些學者在北魏進入中原后,為中原文化的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。李暠還重視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,開墾土地,興修水利,鼓勵稼穡。遷都酒泉后,“敦勸稼穡”,招徠安置中原流民。大量中原人,戶的涌入及其帶來的先進技術,使西涼境內(nèi)出現(xiàn)了“年谷頻登,百姓樂業(yè)”的喜人局面。在他的勵精圖治下,西涼在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等方面都呈現(xiàn)出一派興盛景象。

  李暠曾作《述志賦》《槐樹賦》《大酒容賦》以示自己統(tǒng)一河西卻壯志難酬的復雜心情。417年李暠病逝,其子李歆繼位,改元嘉興。李歆繼位后,驕傲輕敵,剛愎自用,不聽母親尹夫人和宋繇勸告,東伐沮渠蒙遜時,中其圈套全軍覆沒,戰(zhàn)死在蓼泉(今臨澤境內(nèi))。酒泉隨之失守,母尹夫人被俘,被囚于姑臧竇融臺(今武威皇娘娘臺)。李歆死后,其弟敦煌太守李恂被州人推為冠軍將軍、涼州刺史,改元永建。421年,北涼大軍圍敦煌,筑堤壅水灌城,李恂戰(zhàn)敗自殺,西涼滅亡。

  西涼自400年李暠建元庚子,至421年李恂被殺,歷二主,存22年。其境域北起西??ぃń駜?nèi)蒙古額濟納旗東南),南達祁連山,東自酒泉郡,西抵高昌郡,即今天的甘肅酒泉、玉門、瓜州、敦煌及新疆東部地區(qū)。

  北涼:尊儒崇佛

  397年,因伐西秦失利,呂光聽信讒言,委罪并誅殺盧水胡人沮渠蒙遜伯父羅仇、麹粥。沮渠蒙遜聚集盧水胡諸部,會同其兄后涼將軍沮渠男成起兵反抗,推立后涼建康太守段業(yè)為涼州牧、建康公,改元神璽,建立北涼政權。

  沮渠蒙遜世居盧水(今張掖境內(nèi)黑河)為酋豪,因其祖上曾任匈奴左沮渠一職,便以沮渠為氏。段業(yè)徙治張掖并稱涼王后,自請為西安(今張掖東南)太守,后借“信讒多忌”的段業(yè)殺“愚忠”的沮渠羅成,激起盧水胡部族公憤舉兵攻克張掖,殺段業(yè)。401年六月,蒙遜被推為“使持節(jié)、大都督、大將軍、涼州牧、張掖公,赦其境內(nèi),改元永安”,取得北涼政權。

  沮渠蒙遜立國時,河西境內(nèi)已形成四涼并立局面,形勢對北涼極為不利。為此,沮渠蒙遜實施了“遠交近攻”的靈活策略。412年,沮渠蒙遜遷都姑臧,僭即河西王位,改元玄始,“置官僚,如呂光為三河王故事。繕宮殿,起城門諸觀”。南涼在北涼與西秦的沉重打擊之下,后被西秦所滅。此后,北涼與西秦為爭奪南涼故土雙方互戰(zhàn),后通和并在湟中罷兵。420年,沮渠蒙遜聲東擊西,引誘西涼主力出擊,剛愎自用的西涼主李歆貿(mào)然出擊,在蓼泉(今臨澤)擊殺李歆并占領酒泉、攻入敦煌,西涼滅亡,西域三十六國皆遣使朝貢。427年,北涼從西秦手中奪得西平、樂都二郡,完成了包括湟水流域在內(nèi)的整個河西地區(qū)的統(tǒng)一,進入了鼎盛時期。

  推尊儒學,重用儒家士人是北涼政治的顯著特點。沮渠蒙遜“博涉群史,頗曉天文”,是漢化程度頗深的少數(shù)民族首領。北魏滅北涼后,這些儒士學者被徙之平城,為此后中原文化的復興和進步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史載“魏之儒風,及平?jīng)鲋笫颊瘛薄?/span>

  沮渠蒙遜“亦好佛法”,“蒙遜素奉大法,志在弘通”。其“盛事佛道,窮海陸之財,弗吝金碧,彈生民之力”。在這樣一種特殊的佛教氛圍中,河西高僧云集,沮渠蒙遜在都城姑臧組織國家譯場,邀請西域曇無讖主持,涼州高僧智嵩、道朗及“道俗數(shù)百人”進行了長達12年的譯經(jīng)活動。而這些譯經(jīng)活動大多在都城姑臧(今武威)完成,也奠定了涼州在中國佛教發(fā)展史上的地位,成為當時北方地區(qū)的佛教中心。為弘揚佛法,沮渠蒙遜大興開窟造像之風,為母造丈六石像并開鑿了著名的涼州石窟,即今天的天梯山石窟。沮渠蒙遜時期,北涼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文化都發(fā)展到了一個較高水平。

  北涼自段業(yè)建立政權,經(jīng)沮渠蒙遜至牧犍降魏,歷二姓三主,存42年。其境域強盛時東起黃河,西控西域,南達河湟,北到沙漠,“前涼舊壤幾奄有之矣”。

在五涼政權控制河西地區(qū)長達近一個半世紀,“百余年間紛爭擾攘固所不免”,但較之戰(zhàn)亂頻仍、經(jīng)濟凋敝、文化衰廢的中原,經(jīng)濟相對豐饒,秩序相對安定?!疤煜聠蕘y,涼州獨全”的局面使得中原士人學者名流度隴而西,源遠流長的中原學術也隨之西移。隨著五涼對西域的經(jīng)營、絲綢之路的暢通,河西與西域咫尺為鄰,是西域與內(nèi)地交通的必經(jīng)之路,無論使臣往來,還是商旅往返,僧侶云游,都必須途經(jīng)河西,這種優(yōu)越的地理位置,使河西地區(qū)成為中西文化的匯合點。各種不同流派的學術思想,各種不同風格的文化藝術,都在這里匯合、交融,從而使河西地區(qū)成為一個天然的文化交流場所。區(qū)域內(nèi)各民族雜相錯居,相互學習、相互交融,中原文化、西域文化、游牧文化在這里交流融合、兼收并蓄,形成了“上續(xù)漢、魏、西晉之學風,下開魏、齊、隋、唐之制度,承前啟后,繼絕扶衰,五百年間延綿一脈”的“五涼文化”,成為涼州文化的高光時刻,在中華文明嬗變歷史進程中發(fā)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。

潍坊市| 永德县| 高雄县| 金门县| 乐清市| 麟游县| 甘谷县| 肥西县| 苗栗市| 山阳县| 牟定县| 普陀区| 平遥县| 从江县| 景德镇市| 林周县| 潞城市| 横山县| 宜黄县| 黑水县| 维西| 深州市| 武义县| 龙川县| 新竹县| 丁青县| 新龙县| 封开县| 兴业县| 石棉县| 宁明县| 南丰县| 大埔区| 方正县| 康马县| 吴堡县| 云龙县| 邮箱| 宁强县| 巫溪县| 紫云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