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時間:2024-06-07
- 點擊:35
- 來源:中國甘肅網(wǎng)
慶陽人文歷史悠久,積淀了豐厚的民俗文化。勤勞質樸的慶陽人民,創(chuàng)造了具備禮儀佩戴、裝飾審美、定情饋贈、生活實用等功用的民間刺繡工藝品——慶陽香包。
香包,古名香囊,又叫荷包,慶陽當?shù)厮追Q“絀絀”“絀兒”“?;睢薄c陽地方民間一直沿襲著巧女嫻婦制作香包比手工,端午節(jié)贈送、佩戴香包祛邪納福的傳統(tǒng)習俗。
慶陽香包是中醫(yī)鼻祖岐伯用來防病治病的藥囊,囊中所裝就是中草藥,多以桂枝、丁香、豆蔻、佛手、金銀花、艾蘺、沉香等中草藥兌制而成,香味沁人心脾。
慶陽香包造型豐富、圖案精美、淳樸雅致,寄托著人們祈求福壽平安、子孫繁衍、愛情幸福的心愿,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。
慶陽香包內容豐富,取材寬泛。天地萬物,山川日月,無所不包。許多作品,描繪的是宇宙世界,在自然與心靈的贊歌之中,歌唱著生命的美好。
透過層層厚重的文化積淀,慶陽香包傳承至今,仍保留著上古時期的文化形態(tài),古樸而又拙巧、原始而又鮮活。
慶陽香包分有“絀絀”類、線盤類、立體刺繡類、平面刺繡類四大類型,頭戴、肩臥、胸掛、肩負、腳蹬五大樣式,運用意象造型,祛邪祈福,托物言志。
華池縣出土的“千歲香包”歷經(jīng)千年仍艷麗如新。一個小香包,繡著慶陽的悠久歷史、燦爛文化和錦繡前程。慶陽香包是慶陽一張獨特的文化名片,獲評“最具魅力文創(chuàng)旅游產品”,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,慶陽被中國民俗學會評為“中國香包刺繡之鄉(xiāng)”。
慶陽香包形態(tài)古樸稚拙,配色大膽、對比強烈,具有濃郁的遠古文化氣息及鮮明的地域特色。“五毒”香包表面多織有壁虎、蝎子、蜈蚣、蜘蛛等五毒紋飾,寓意佩戴者身體健康、無病無災。
鎮(zhèn)邪祟,祈平安,訴衷情,寄思念……一枚小小的香包圖案蘊含著生生不息的美好期盼,其圖案構成總可謂“圖必有意,意必吉祥”。
香包是隴繡中的藝術珍品,具有獨特的精神、審美、實用和經(jīng)濟價值,是慶陽特色民俗文化的代表符號,是“指尖上的藝術文化”。
香包的藝術美感深深根植于慶陽這塊古老的土地,吸納著高天厚土、藍天白云的隴東風情。
十二生肖系列還是慶陽香包里的生命保護神,不同的生肖構成了不同的民間敘事,生生不息。
通過一針一線一把剪刀,活靈活現(xiàn)的龍、鳳、金魚、胖娃娃、小老虎、獅子、老鼠、蛇、青蛙、螃蟹等常見的圖案,就出現(xiàn)在一個個做工精致的香包上了。
對于慶陽人來說,香包是一個個悠遠的回憶,是針尖上舞動的浪漫,也是最真摯美好的祝福。
端午節(jié)前后,慶陽市大街小巷各式各樣造型迥異的香包琳瑯滿目,盡顯濃郁的節(jié)日氛圍。
近年來,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產業(yè)群被命名為“國家文化產業(yè)示范基地”;慶陽端午香包民俗文化節(jié)被授予“美麗中國·最佳惠民品牌節(jié)慶獎”……如今的慶陽香包,不僅是獨具魅力的藝術品,更是有著可觀經(jīng)濟效益的商品。小小香包走出國門,遠銷美國、日本、歐盟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(文/西北角·中國甘肅網(wǎng)記者 屈杰文 圖/陳飛 張衛(wèi)華 魏鋒征 賈紅東 王善超 黃克義 張步農 李卿 閆長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