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時間:2024-10-17
- 點擊:0
- 來源:中國甘肅網(wǎng)
炳靈寺石窟位于黃河深處的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。作為唐蕃古道、羌中道、絲綢之路等多條要道,以及大夏河、洮河、黃河等多條重要水系的交匯之處,炳靈寺石窟藝術(shù)糅合了多種地域文化。炳靈寺石窟最早稱為唐述窟,明朝永樂年后稱炳靈寺,“炳靈”為藏語“仙巴炳靈”的簡化,是“千佛”“十萬彌勒佛洲”之意。
鑲嵌在黃河北岸積石山大寺溝西側(cè)峭壁上的炳靈寺石窟,開鑿于西晉初年間(公元3世紀),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(公元420年)。先后歷經(jīng)北魏、北周、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各代。如今,它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佛教石窟之一。
炳靈寺石窟中存留的西秦、北魏、隋唐時期的造像及壁畫和元明時期的壁畫尤具價值,是研究早期漢傳佛教藝術(shù)、唐蕃交流、藏傳佛教各派歷史的重要遺存。與麥積山石窟一樣,2014年炳靈寺石窟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《世界遺產(chǎn)名錄》。
石窟上下四層,分布在大寺溝兩側(cè)的紅砂巖上,洞窟層層疊疊,棧道曲折盤旋而上??啐愒煜耔徲诖笏聹嫌覀?cè)峭壁上,長2公里,高低錯落,幢蓋縱橫,瀕臨黃河,氣勢莊嚴。
炳靈寺石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,現(xiàn)存大小窟龕216個,各類造像800余尊,分石雕、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種,壁畫約900平方米。炳靈寺最為典型的是石雕像、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(shù),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并稱為甘肅三大石窟。
一尊尊佛、菩薩、弟子、天王的造像組合,栩栩如生地陳列在摩崖佛龕上。從含情脈脈的北魏秀骨清像到端莊敦厚的北周造像,再到絢麗多彩的隋唐之美,千百年來,這些偉大的藝術(shù)作品持續(xù)釋放溫暖能量,撫慰人心。
171窟最為引人注目。這尊佛像高達27米,雄渾莊嚴,氣勢磅礴。大佛表情莊嚴,嘴唇厚實,上半身依山而雕,下半身泥塑,它的左手殘缺,右手自然下垂在膝蓋上。
126窟,原建于北魏延昌二年,平面方形,高壇基,穹窿頂,四壁層疊有致分布著石雕像115尊。藏傳佛教傳入后對該窟壁畫全部進行了重繪,現(xiàn)存壁畫為藏傳佛教題材。
134窟,半圓形穹窿頂窟,北周作品。正中高壇基上木胎泥塑一佛兩脅侍菩薩,兩側(cè)各一跏趺坐佛一立佛??邇?nèi)壁畫為唐代重繪。
64龕造像建于儀風三年(公元678年),唐代作品。頭束高髻,蛾眉鳳眼,面型圓潤,衣紋流暢,身段婀娜多姿,靜態(tài)中極富有動感。造像雖有毀損,但藝術(shù)風格猶存,為炳靈寺造像的精品。
16窟泥塑臥佛,為釋迦牟尼涅槃像,其態(tài)端詳自若,睡意濃濃。佛身長8.64米,建成于公元512-515年的北魏延昌時期,是我國現(xiàn)存的北魏時期的唯一臥佛。
70窟,唐代開鑿,明代重塑、重繪??邇?nèi)正中木胎泥塑八臂十一面觀音像,各面豎式排列,上下五層,是明代藏傳佛教的典型作品。
這些精美的壁畫和石刻,細膩入微,色彩斑斕,走進石窟,仿佛將你帶入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藝術(shù)殿堂;炳靈寺石窟集西秦佛教藝術(shù)和題材于一處,與其他石窟相比,具有多個石窟之最和藝術(shù)特征。
8窟南、西、北壁分別表現(xiàn)眾弟子與菩薩熙熙攘攘相擁而行,男女供養(yǎng)人依次低首恭敬繞行。畫面通過對不同人物姿態(tài)、神情的細節(jié)描繪,惟妙惟肖地展現(xiàn)了眾人在法會上起伏微妙的心理特征。
169窟是西秦時代的壁畫,雖已經(jīng)歷了1600余年的歷史滄桑,但仍保持著鮮艷如初的色澤。畫面上的佛結(jié)跏趺坐于俯蓮座上,雙手曲臂上揚做說法狀,頭光及背光外有象征形的菩提樹枝葉,俯蓮臺下繪圈狀翻轉(zhuǎn)的水波。佛兩側(cè)繪二菩薩拱手向佛側(cè)立,右菩薩后上方又繪兩身袒上身的飛天,手持供物,飄帶飛揚,身軀呈“U”型迎佛飛舞。
169窟有一塊白底上用毛筆墨寫的題記,這是中國現(xiàn)存石窟中有明確紀年的最早造像題記,比敦煌莫高窟發(fā)現(xiàn)的最早題記還要早100多年,曾在20世紀石窟考古中引起巨大轟動。題記的發(fā)現(xiàn)不僅為研究炳靈寺石窟提供了可靠的依據(jù),而且對全國其他石窟的斷代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。
這些佛像壁畫,見證了炳靈寺石窟的千年風雨。來到炳靈寺石窟,你不僅能感受到佛教藝術(shù)的瑰麗多彩,還能領(lǐng)略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。這里的美景與文化寶藏等待著你的探索與發(fā)現(xiàn)!(文/西北角·中國甘肅網(wǎng)記者 屈杰文 圖/侯奇志 部分圖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)